跨界关注核电巨头资本动作
在2025年的资本市场中,一场跨界关注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中国第三大核电投资运营商——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家电投”)正谋划将其庞大的核电资产借壳上市,这一消息不仅震撼了能源界,也引起了手游行业及广大投资者的密切关注,在核电审批常态化、全行业景气度攀升的背景下,国家电投的这一举动无疑将为核电市场乃至整个能源行业带来新的格局变化。
国家电投:核电领域的佼佼者
国家电投成立于2015年,由原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与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重组而成,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使命,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国家电投不仅是我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还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企业,在核电领域,国家电投拥有完整的核电产业链和先进的技术实力,是中国三大核电投资运营商之一。
尽管国家电投在核电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其核电资产的上市之路却充满了曲折,早在国家电投重组之初,核电资产的上市就已被提上日程,由于国内核电建设在随后的几年中遭遇冷遇,这一计划被迫搁浅,近年来,随着国内核电核准节奏的逐渐恢复,国家电投的核电资产上市计划再次被提上日程。
借壳上市:核电资产的新征程
2024年9月30日,电投产融(000958.SZ)发布公告,披露了国家电投集团筹划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根据公告,电投产融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简称“电投核能”)的控股股权,并同步置出国家电投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权,还将根据实际情况募集配套资金,这一举措标志着国家电投的核电资产正式踏上了借壳上市的新征程。
电投产融作为国家电投集团旗下的“能源+金融”双主业上市公司,其全资子公司东方绿色能源(河北)有限公司和电投资本控股分别负责能源业务和金融业务的管理,此次资产重组完成后,国家电投集团的部分核电资产将正式注入电投产融,这将涉及山东莱阳核电、山东海阳核电、辽宁红沿河核电、三门核电等重点项目。
核电项目的宏伟蓝图
国家电投在核电领域的战略布局远不止于此,近年来,国家电投旗下的多个CAP系列三代核电机组已获准开工,预示着未来数年将迎来核电建设的热潮,山东海阳核电项目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和1台一体化小型堆,并已预留扩建余地,该项目的一期工程已于2019年全面投运,二期工程也已开工,计划于2027年全面投运,三期工程也已取得前期工作许可。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位于广东湛江的国家电投廉江核电项目也已启动,该项目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总投资高达1300亿元,一期工程的两台CAP1000机组分别于2023年9月和2024年4月开工建设,并计划于2028年建成投运,位于广西防城港的国家电投白龙核电项目同样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总投资预计达1200亿元,该项目一期工程已全面启动建设,预计将在203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核电市场的竞争格局
国家电投核电资产的借壳上市,将使得国内核电市场形成中核集团、中国广核集团、国家电投和华能集团四足鼎立的竞争态势,长期以来,国内拥有核电牌照的只有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以及国家电投集团三大核企,直到2020年9月,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的获批,才标志着发电央企华能集团正式成为第四家具备控股建设大型压水堆项目资质的核电集团。
随着国家电投核电资产的上市,核电市场的竞争格局将进一步加剧,各大核电集团将加大在核电技术研发、项目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投入,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核电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将为相关产业链带来巨大的商机和发展空间。
国家电投核电资产的借壳上市,不仅标志着其在核电领域的战略布局正在逐步落地实施,也为整个核电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能源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的背景下,核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国家电投作为核电领域的佼佼者,其未来的发展动向无疑将引起广泛的关注和期待。